“曲为酒之骨”的说法要变了。8月22日,以“弘文化 传技艺 强品质
“曲为酒之骨”的说法要变了。
8月22日,以“弘文化 传技艺 强品质”为主题的“2023仙门山论坛暨中国酒曲文化与科技大会”在河南渑池仰韶酒庄召开,会议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河南省豫酒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河南仰韶酒业集团承办。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与仰韶酒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建光共同为中国酒曲研究院揭牌,开启中国酒曲创新发展新篇章。
与会的院士、专家、行业大咖一致认为,应该重新认识酒曲的重要性:酒曲是酒之母、酒之魂。
而从仰韶酒业成立的那一天起,对中国酒曲文化的研究与探索就从未停止过,其中既有变,也有不变。
01重新认识酒曲的重要性
“水为酒之血,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这是酒界的一贯认知,从中可见酒曲的重要性。
如今,这种重要性要被升级了。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 宋书玉
“酒曲是美酒之母,酒曲又是美酒之魂。酒之美要先研究好曲之妙。”宋书玉表示,白酒之所以称之为酒,就是因为“曲”,非曲酿造的酒,称之为醴。酒曲科技博大精深,学科完整,工法多样。酒曲研究是国际美酒的重要研究课题,酒曲文化研究、酒曲培育科学研究势在必行。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 翟贵平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翟贵平表示,酒曲乃酿酒的根本,在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酒曲赋予了白酒“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风格特征,对于豫酒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秦迎军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迎军表示,制曲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技艺,是中华民族在酿酒领域的伟大发明和创造。在现代科技创新的不断赋能下,酒曲成为了白酒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三门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仰韶酒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侯建光
“酿造美酒必备佳曲,在曲与酒的关系上,曲占先导地位”。侯建光表示,强化酒曲研究,不仅是对优秀文化的弘扬,也是对古老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卓越品质的精研。
仰韶酒业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酒曲文化——
2021年,第四次仰韶文化遗址考古在出土的小口尖底瓶中,发现了以黍、粟、水稻、薏苡、野生小麦族和块根类植物为原料制作的谷物粮食酒,由此证明河南是中国酒曲的发源地之一。
2022年,中国酒曲探源传承研讨会在仰韶举行,对第四次仰韶文化遗址考古发现的小口尖底瓶进行了探讨总结,得出了重要结论:“中国酒曲,始于仰韶”。
今年的会议进一步升级,将全方位、系统化梳理与挖掘中国酒曲,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酒曲悠久技艺的精湛、传承的价值。
侯建光表示,自仰韶文化时期以来,中国酒曲走过了长达七千年的历史,塑造了中国酒的个性与风骨,构成了璀璨厚重的中国酒文化。小口尖底瓶里有酒,证明了仰韶文化是中国酒的源头,也是中国酒曲的源头。这是仰韶打造“中国酒曲,始于仰韶”文化IP的主要依据,也是举办“中国酒曲文化与科技大会”背后的重要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任发政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看来,目前对于白酒酒曲的研究还是在传统范围内,中国酒曲研究院的成立,对推动酒曲设计、组装、测试、应用等方面的科学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主题演讲环节,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徐岩,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韩北忠,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郭新光,河南省小麦品质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郑州大学研究生导师周正富,仰韶酒业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韩素娜等专家围绕中国传统制曲与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国酒曲研究进展等主题进行了交流探讨,让与会者了解到中国酒曲研究的新成果和未来走向。
02传承酒曲工艺,有变,亦有不变
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注意到,作为豫酒领军企业,仰韶酒业对中国传统制曲工艺的传承,既有变,也有不变。
变,体现在独创陶融香型。仰韶酒业结合现代高新生物技术,采用独创的“九粮四陶、多香融合”的酿造工艺,形成陶融香型酿造体系,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变,体现在生物科技制曲园。仰韶生物科技制曲园是仰韶酒业“一庄五园”发展新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酒曲生产从原粮挑捡、粉碎、搅拌、成型、入房等全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变,体现在参与行业标准修订。酒曲在我国已有至少2000年的历史,但在行业内始终没有形成通用的术语标准。8月21日,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承办的《酿酒用曲术语》行业标准起草启动会召开。
仰韶酒业与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郎酒、古井贡、西凤、天佑德等20余家知名酒企围绕“《酿酒用曲术语》行业标准修订工作方案和思路”献计献策,力求制定出可行性强、符合行业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的统一标准,驱动中国酒行业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变,体现在中国酒曲研究院落户仰韶酒业。中国酒曲研究院的成立有着里程碑式意义,全面开启了中国酒曲文化溯源、传承、发展、创新的新起点。
仰韶酒业将与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原食品实验室、河南省农科院等共同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多层次的酒曲研究体系和技术支撑,解码白酒优秀品质,持续深入、科学探究中国酒曲,赋能白酒高质量发展。
在仰韶酒业为中国酒曲带来诸多变化的同时,有一点始终不变:对中国酒曲文化的信仰与传承。
仰韶酒业的酿酒历史始于仰韶文化时期,在 7000年的发展历程中厚积薄发,传承至今。在今天的仰韶酒业,处处可见仰韶文化的踪影:
仰韶酒业生态酿酒园区大门的设计灵感来自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制尖底大口尊;
仰韶酒业彩陶坊“天时”“地利”“人和”大单品矩阵的酒瓶造型源自仰韶文化遗址的小口尖底瓶;
仰韶文化彩陶艺术展示园以仰韶文化的代表——彩陶瓶为灵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生产陶瓷酒瓶,年产数千万件,还可满足游客在此体验彩陶艺术。
“中国美酒需要中国酒曲,需要文化使者、酿酒人、酒业人始终如一的传承、坚守、发展与弘扬。”侯建光表示。
03新车间投产,“科技仰韶”升级
中国酒曲文化要升级,“科技仰韶”也要升级。
8月22日,仰韶酒业集团三万吨一期陶融型白酒酿造车间举办投产仪式。
该车间引入先进生产装备,依靠信息支撑、数字集成、科学分析,提质增效,成为打造仰韶“智慧大脑”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仰韶”的重要成果,将使仰韶的原酒产能从2万吨提升至5万吨以上,实现从原材料到一瓶酒全过程的自动化和可控化。
侯建光表示,仰韶酒业三万吨一期陶融型白酒酿造车间的投产,是仰韶迈向“十四五”产能扩建的关键一步,将大幅提升仰韶酒业的规模竞争力、品质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推动仰韶酒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渑池县委书记 谢喜来
渑池县委书记谢喜来表示,仰韶酒业三万吨一期陶融型白酒酿造车间项目的投产,对仰韶酒业加快产能建设,壮大产区体量,满足长远发展具有深刻、长远的历史性意义。
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是我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2023年,是白酒科技提升年,白酒酿造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在不断推进。
“白酒产业的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的科技进步史。”宋书玉表示,仰韶酒业是引领豫酒振兴的重要力量,也是白酒传承与创新融合发展的代表之一。仰韶酒业陶融型酿造车间盛大投产,这是传承传统工艺与应用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突破和尝试,充分展示了仰韶酒业对质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也是一次科研机构与名优企业合作的典范,对传统白酒的工艺、装备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酒类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度变化,白酒市场竞争加剧,优势产能的扩充,成为各酒企布局市场、布局未来的积极举措。
2022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酒业振兴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方案》提到,到2025年,豫酒龙头仰韶酒业要实现更高目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翟贵平表示,此次仰韶酒业三万吨一期陶融型酿造车间的建成投产,为行业树立了榜样,彰显了仰韶在科技赋能白酒生产领域的重要成果,带来了更高效率、更精准的工艺控制和更优质的产品质量,推动豫酒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他强调,希望仰韶酒业继续坚持以提质增效为导向,走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之路,为豫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创新实践,贡献更多成功模式,发挥更大引领作用。
无论变,还是不变;无论是对中国酒文化的保护与发扬,还是对中国酒业的科技推动,仰韶酒业都在身体力行,为中国酒业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供稿:仰韶酒业 王蔓)